轻质金属塑性变形和损伤断裂特性研究
作者: 已浏览:363次 更新日期:2019-05-21
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A类、教授、博导、
洪堡学者娄燕山来我校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时间:2019年05月22日,星期三,13: 30
地点:绣山工程大楼 208室
题目: 轻质金属塑性变形和损伤断裂特性研究
报告人:娄燕山 教授
摘要
轻质金属是实现汽车、航空航天器材等轻量化设计制造的有效途径。然而,超高强度钢、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轻质金属成形能力差,在塑性成形过程中容易发生损伤断裂等缺陷,严重阻碍了轻质金属的广泛应用。为促进轻质金属在轻量化设计中的应用,需要准确描述其塑性变形行为和损伤断裂特性。本报告将介绍最新开发的屈服方程,来描述轻质金属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各向异性行为和拉伸-压缩非对称性。针对轻质金属的损伤断裂行为,本报告将介绍基于损伤断裂微观机理的、考虑最大剪应力影响的损伤断裂准则,来描述轻质金属在压缩、剪切、拉伸等复杂应力状态的损伤断裂行为。最后,本报告将介绍轻质金属塑性变形行为和损伤断裂特性实验标定等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
娄燕山教授 简介
娄燕山,2012年博士毕业于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AIST),博士导师:Hoon Huh(许薰)教授。
娄燕山教授首创了基于损伤断裂微观机理的、考虑最大剪应力影响的损伤断裂模型,构建并力推基于应力不变量的各向异性/非对称塑性本构模型,在轻量化金属的塑性本构和损伤断裂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研究基础。
2013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科学院院士、多特蒙德工业大学A.E. Tekkaya教授领导的国际顶级成形技术与结构轻量化研究所(IUL),从事轻质金属的塑性本构和损伤断裂的实验设计、本构模型的构建以及有限元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娄燕山教授在博士后期间,与IJP副主编、KAIST教授Jeong Whan Yoon教授合作,提出了适用于镁合金、钛合金等HCP金属的各向异性-非对称塑性屈服准则,并系统的实验研究了轻质金属在剪切、单向拉伸、平面应变拉伸等应力状态损伤断裂的各向异性特性,提出数个各向异性损伤断裂模型来描述轻质金属塑性变形过程受力方向对断裂应变的影响,为轻质金属成形工艺的有限元分析、设计和优化,以及零件的轻量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塑性力学领域顶级期刊Int.J.Plasticity发表论文5篇,两篇为ESI高被引论文,以第一作者发表JCR一区论文1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800余次。
更多信息: 698159, xiechao@nbu.edu.cn